光陰荏苒,斗轉星移。7月1日,大西高鐵迎來了開通三周年。數據顯示,三年來,大西高鐵動車共跑出2100萬余公里,相當于繞地球539圈,客流近4000萬人次。大西高鐵不僅拉近了秦晉兩地的時空距離,更值得一提的還在于大西高鐵的人文情懷。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一座高鐵線,連起了兩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山西、陜西兩省歷史悠久,黃河流域文化氛圍濃郁,素有五千年歷史看秦晉之說,堪稱中原文化“歷史長廊”,是一本風光無限的歷史“教科書”。現已運行的太原至西安段,沿途就有始建北魏名祠晉祠,世界遺產平遙古城,民俗博物館喬家大院,洶涌澎湃的壺口瀑布,尋根問祖之洪洞大槐樹,西廂傳奇普救寺,道教名山五老峰,西岳險峻華山,“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大西高鐵將這些一個個聲名海內外的旅游勝地、名勝古跡串成了一條璀璨的珍珠項鏈。

同時,大西高鐵是唯一一條縣縣設站的鐵路,沿線站房建設都體現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此外,大西高鐵還是一條擁有我國70%以上地質地貌特征的高速鐵路,所經之地有盆地、山脈、臺塬、平原,有黃河天險,有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仿佛一個天然的地質地貌博物館。 

“秦風晉韻一線牽,京冀晉陜半日還”,大西高鐵承載著滿滿的人文情懷,沿線蘊含著豐富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生動的再現了“秦晉之好”,不僅為為人們賞秦風晉韻、嘗山西面食、品陜西小吃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更是有力的推動了區域文明創建和中華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