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合作理事會稅則商品分類目錄是由海關合作理事會下設的稅則商品分類目錄委員會研究制訂,供海關合作理事會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采納,用以編制本國海關稅則的一部統一的稅則商品目錄。1950年12月15日關稅合作理事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1959年其稅則目錄生效。經過1965年,1972年和1978年三次修訂,目前正在進行第四次修訂。該稅則目錄在1974年前稱為布魯塞爾稅則目錄,約有150個國家采用,其中有20個對中國給惠的國家,它們是:奧地利、芬蘭、挪威、瑞典、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日本。本目錄有如下優點:(1)在國際貿易上占有一定地位以及代表技術發展方向的產品,在稅目中均有反映;(2)類、章、稅目的編排有規律,稅目范圍比較明確,在大多數類或章下面都有其涉及范圍的注釋,可減少爭議。(3)對所有使用該目錄的國家。可以在稅則分類上取得國際一致性;便于分析和比較各國關稅,有利于對外貿易與技術交流;(4)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的統計項目可互相對應參照。其分類原則按商品的原料屬性,結合加工程度和用途,以及工業部門來劃分。共分21類、99章、1011個稅目,并按照先農業產品,后工業產品;先原料,后成品;先簡單加工,后復雜加工;先具體,后一般的順序排列。該目錄中還包括稅則號列和商品名稱兩欄。稅則號列由兩組兩位數字組成,前一組兩位數表示商品所屬的章次;后一組兩位數表示商品在該章中所處的位置。目錄中,第01到24章是動植物及其制品;第25到99章是礦產品和工業品。其“類”按商品的自然屬性和經濟部門的分工習慣進行編排;為了便于查找和統一歸類,該目錄在類、章前有注釋以外,還附有《稅則商品分類目錄注釋說明》、《目錄和注釋說明字母索引》、《分類意見摘要》等補充文件。“目錄注釋”共四本,按目錄的類、章、稅目的編排程序,逐類,逐章、逐稅目進行解釋,列出應包括和不包括的主要商品,對有關商品從外形、性能、生產方法,用途等進行具體描述,并說明鑒別這些商品的具體辦法。“字母索引”共二本,用于迅速查閱在目錄式“注釋”中出現的所有商品。把分類目錄或“注釋”中涉及的商品,按英文類別名稱或具體名稱,以字母順序排列,并標出稅目號或在“注釋”中的頁號。“分類意見摘要”是海關合作理事會采納的商品分類意見的匯編、它集中了理事會對有關分類問題的研究成果。它是按目錄的稅目號列次序排列的。包括對商品的詳細說明及其應歸屬的稅目。采用活頁式,每年根據理事會采納的新意見,進行補充和修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